丰子恺改写《送别》歌

半忙半闲:

石木水月:

zorow122:

 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。晚风扶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……”

上世纪一十年代,李叔同所配词的《送别》因优美舒缓的旋律和凄婉清新的歌词,感动了很多人。后来,电影《城南旧事》、《早春二月》和日本电影《啊,野麦》都选用了《送别》作为插曲或主题歌。随着电影的热播,这首歌很快红遍大江南北,并一直传唱至今。

其实《送别》歌和日本有一定的渊源。李叔同留学日本期间,作曲家犬童信藏的代表作《旅愁》已被唱遍整个日本,至今不衰。歌词曰:“西风起,秋渐深,秋容动客心。独自惆怅叹凋零,寒光照孤影。忆故土,思故人,高堂念双亲。  乡路迢迢何处寻?觉来归梦新。西风起,秋渐深,秋容动客心。独自惆怅叹凋零,寒光照孤影。”此时,李叔同客居他乡,听到此曲不免伤逝感旧,触动了赤子之心,便重新填写了《送别》。这两首词的内容与意境均以哀愁相思为基调,词风很是相近。

但犬童信藏并非是此曲的原创。此曲盛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,作曲家约翰﹒P﹒奥德威仿照黑人音乐,创作了歌曲《梦见家和母亲》。此曲传到日本后,犬童信藏重新填词了《旅愁》,成为代表作,在日本广为流传。而李叔同又根据《旅愁》写出了《送别》,也成为了代表作,同样唱响中国,成为中国早期音乐的经典之作。

中国学堂乐歌的先驱者、“学堂乐歌之父”沈心工也曾为这首曲子填过词,名为《昨夜梦》,可惜没有流传开来。

丰子恺也很喜欢《送别》这首歌,他的七个子女人人都会唱。有一次在上海日月楼,小女儿丰一吟教邻居家的小姑娘芳芳、萍萍唱这首歌。丰子恺听到后陷入沉思。他认为《送别》尽管词曲极尽完美,但并非适合儿童传唱。歌曲中对故土知交的相思和怀念,儿童根本无法理解和领会。新时代的儿童应当多唱适合他们年龄段的积极向上、朝气蓬勃的歌曲。想到这儿,他拿起笔一气呵成,重填了《送别》歌,并改题为《游春》,全词为:“星期天,天气晴,大家去游春。过了一村又一村,到处好风景。  桃花红,杨柳青,菜花似黄金。唱歌声里拍手声,一阵又一阵。”

《游春》之词琅琅上口,天真烂漫,童趣十足。但丰子恺写完后并未发表,只在子女和邻居家的小朋友中间传唱,不免有些遗憾。

 

评论
热度 ( 9 )

© subbloglixingming.4904m87 | Powered by LOFTER